从《道德经》这部鸿篇巨制着手,每天选取其中的一个小成语,以小寓大,由浅入深,逐步领会其中的高妙玄策,玄之又玄,切实感悟老子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精找髓。并以此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,学思想和处世之道。
第46则:知止不殆。
释义:止:停止;殆:危险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,就不会遇到危险。这是道家提倡的一种处世态度。
出处:出自《道德经》第 44章: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本章原文: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是故,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本章译文:虚名与生命相比,哪个更值得亲近?生命与财富相比,哪个更值得重视?得与失相比,哪个更对人有伤害?所以,过分溺爱付出更多,过分收敛失去也更多。知道满足,不会遭到羞辱,知道适可而止,就能远离危险,只有如此才能永保平安。
近义词:知足常乐、知止不殆。
反义词:得寸进尺 。
成语接龙>知止不殆> 殆无虚日>日月无光>光彩夺目>目不识丁>丁一确二>二龙戏珠>珠联璧合>合抱之木>木秀于林>林林总总>总而言之>之死靡它>它山之石>石破天惊>惊天动地>地动山摇>摇旗呐喊>喊冤叫屈>屈打成招>招兵买马>马革裹尸>尸骨未寒>寒气逼人>人杰地灵>>灵丹妙药>药到病除>除暴安良>良莠不齐>齐心协力>力不从心>心想事成,等。
“知”字开头成语:知止不殆、知己知彼、知彼知己、知恩图报、知者不言、知而不言、知法犯法、知高识低、知根知底、知过必改、知机识变、知机识窍、知来藏往、知命之年、知难而进、知难而退、知难行易、知情达理、知情识趣、知人论世、知荣守辱、知人之明、知书达理、知疼知热、知往鉴今、知无不言、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(听)、知易行难、知音识趣、知遇之恩、知子莫若父、知止不殆、知足常乐、等
在华夏大地,除夕作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无数的文化内涵,与美好祈愿。老人们常念叨:“除夕3不摆,福宅不惹灾”,寥寥数语,却蕴含着,深厚的生活智慧,与民俗讲究。一、不摆寓意不吉的花花卉,是装点生活的美好元素,然而在除夕这个特殊时刻,并非所有花卉,都适宜摆放在家中。像菊花,在传统文化里,它常
我们买房时,时常会感觉卧室面积小,那也小那也小,看着别扭不顺眼,怎么都不如自家盖的房子大。其实啊,楼房还真不能和自家盖的房子相比。“地产教父”王石说过我们休息的卧室空间不能太大,这个和钱多钱少关系不大。再看看北京故宫的“龙床”有多大就明白了,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都要求房屋不能太大呢?1、太大了不聚气